GB 34660-2017道路车辆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1. 背景介绍
2017年11月1日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了GB 34660-2017《道路车辆 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并于201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标准对汽车电子零部件的电磁发射和电磁抗扰性能做了强制性规定。
关于标准实施日期的建议为:新定型车自标准实施日之后的24个月后开始实施(2020年1月1日);在产车自标准实施日之后的36个月后开始实施(2021年1月1日)。
本标准测试方法和方法与欧盟E-mark(ECE R10)基本相同,填补了国内车载零部件检测强检的空白,也为今后车载零部产品检验检测提供了标准依据及检测方向。
2. 测试要求:
GB 34660-2017标准规定了M、N 、L类车辆及其电气/电子部件的EMC试验方法,具体测试项目和如下:
1)辐射发射
频率范围:30~1000MHz
试验方法:可选择1米法、3米法和10米法;
选择1米测试方案进行试验,限值要求如下:
测试频段(MHz) |
30~75 |
75~400 |
400~1000 |
宽带发射限值(dBμV/m) |
62-25.13lg(f/30) |
52+15.13lg(f/75) |
63 |
窄带发射限值(dBμV/m) |
52-25.13lg(f/30) |
42+15.13lg(f/75) |
53 |
2)电磁辐射的抗扰性能
标准要求对样品在20MHz~2000MHz频率范围内进行试验,试验方法可从电波暗室法、大电流注入(BCI)、带状线法、TEM小室法中任意选择,所有方法加起来能覆盖20~20
00MHz全部频段即可。
序号 |
测试项目 |
20~2000MHz频段内抗扰试验强度 |
|
90%以上频段 |
剩余10%频段 |
||
a |
150mm 带状线法 |
60V/m |
50V/m; |
b |
800mm 带状线法 |
15V/m |
12.5V/m |
c |
TEM 小室法 |
75V/m |
62.5V/m; |
d |
大电流注入(BCI)法 |
60mA |
50mA |
e |
电波暗室法 |
30V/m |
25V/m |
方案:采用电波暗室法和大电流注入法(BCI)进行试验
主要参数 |
BCI试验 |
电波暗室法 |
测试频率 |
20M~400MHz |
200M~2000MHz |
测试强度 |
60mA |
30V/m |
3)瞬态传导抗扰
参考GB/T21437.2—2008对样品沿电源线瞬态传导的抗扰性能测试,具体要求如下:
试验脉冲 |
抗扰试验等级 |
系统的功能状态 |
1 |
Ⅲ |
C |
2a |
Ⅲ |
B |
2b |
Ⅲ |
C |
3a/3b |
Ⅲ |
A |
4 |
Ⅲ |
B(发动机启动阶段必须运行的ESA), C(其他ESA) |
参考GB/T21437.2—2008对样品沿电源线瞬态传导发射性能测试,具体要求如下
脉冲极性 |
12V系统车辆 |
24V系统车辆 |
正 |
+75V |
+150V |
负 |
-100V |
-450V |
3. 测试时间:
如果按标准全部项目测完成,需要8个工作日
针对单样机,单模式,单电压的测试时间如下:
序号 |
测试项目 |
测试时间(小时) |
1 |
辐射发射 |
2 |
2 |
大电流注入 |
2 |
3 |
电波暗室法RS |
2 |
4 |
瞬态传导抗扰 |
3 |
5 |
瞬态传导发射 |
1 |
机构名称:深圳市智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CNAS资质,国家级CMA资质,药监局直接认可报告)
联系方式:客服何工 13049354532
关于我们:我们是一家综合性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检测、认证以及技术咨询与培训等服务,在医疗器械注册检验报告:电磁兼容检测,安规检测,性能检测,环境可靠性检测等方面颇具优势,国际认证等技术实力行业领先。
我们的技术能力获得了众多国内外权威机构和组织的认可和授权,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CNAS),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CATL)以及众多政府和行业权威机构的认可资质,汽车电子,轨道交通,V2X、eCall & ERA-GLONASS认证资质,是农业部“三品一标”检测实验室、全国土壤污染详查推荐检测实验室、中国CB实验室,出具的证书、报告具有国际公信力,可帮助客户稳健开拓本地市场乃至全球市场。
作为一家拥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我们以助推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品质提升为己任。目前,我们的服务能力覆盖汽车、航空、轨道交通、船舶、通信、电力、电子电器、食品、环保、农业、医疗、石化等领域,凭借专业的计量检测技术之力,我们可帮助各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质量管控。
优势项目:电磁兼容EMC检测,YY9706.102-2021,GB9706.1-2020,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检验报告(国家级CMA资质,药监局认可),中国SRRC认证,中国CCC认证,中国CTA入网许可,欧盟CE认证,DCMM认证,美国FCC认证,印度BIS认证,印度WPC认证,韩国KC认证,日本TELEC认证,计量校准,汽车eCall认证,轨道交通型式试验,国军标GJB151B检测……